发布时间:2025-10-17 11:21:27    次浏览
编者按3月12日,英国财政部宣布,英国本月将与其他创始成员国举行会议,以就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管理原则及责任安排达成一致。英国成为第一个谋求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这一决定让西方感到“意外”。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在网站上刊文表示,“要知道,过去几个月,奥巴马政府曾试图游说盟友拒绝加入亚投行,称其担心新银行的管理架构”。而4天后,又有更大的“意外”发生:法德意同日发表联合声明,决定申请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韩国媒体继而表示,这对还未作出相关决定的韩国来说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也正在考虑是否加入亚投行。阿博特在接受澳媒采访时说道,澳方一贯立场是乐于参加多边国际机构。如是,澳大利亚加入亚投行的可能性非常大。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美国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对亚投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亚投行能带给西方国家多大的利益?他们真的不管美国“老大哥”的看法了吗?英法德意的加入又会否稀释中国在亚投行的话语权?日前,《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听取了几位西方学者的意见和看法。【作者】《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高攀 吴心韬 赵小娜 发自华盛顿、伦敦、悉尼英国:“经济重心东移不得罪美国”柯成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英国率先宣布加入亚投行,这表明英国将对外贸易和经济政策重心东移,将使其经济发展获得一个更好的平台和更广阔的空间。以德国为例,此前德国对美国出口要大于全球其他地区或国家,但在金融危机之后,其调整了对外贸易与经济的重心,大力东移。目前德国对亚洲、特别是对亚洲新兴国家的出口已经远超美国了。世界经济重心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了,2014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权重已经超过发达国家。可以肯定的是,对全球经济有益的事情对美国其实也是有裨益的。杰勒德·莱昂(伦敦市市长首席经济顾问):亚洲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十分巨大。在数年前,亚洲开发银行就援引数据称,未来十年亚洲需筹集约8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英国在重大金融项目方面有着全球性重要地位,而亚洲地区有充裕的储蓄资源可以投往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这是英国积极参与其中的巨大机会。亚投行的成立将是对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银行机构所做工作的补充。各类开发银行完全能够实现共存,因为市场的需求与机会是巨大且多样的,亚投行能够在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方面发现并填补上述机构所无法覆盖的空缺。 包墨凯(伦敦金融城政策委员会主席):亚投行将为亚太地区的基础设施开发提供更多资金渠道。英国在基建、高级工程项目、金融服务和绿色科技等领域都具有领先地位,而亚洲经济体因其持续的高速增长,对这些行业的需求与日俱增。英国更多地参与上述领域,能够开创支持英国和其亚洲合作伙伴发展全面战略关系的新途径。迈克尔·考克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荣誉教授):英国有申请加入亚投行并不意味着该国的地缘经济政治战略的转变,英国只是希望通过这一项目获得利益。英国的地缘政治关系的排名从始至终都没有变化:第一位是美国;第二位是美国;第三位仍是美国。澳大利亚:“关系未来数十年的繁荣”劳里·皮尔斯(澳大利亚中国问题专家、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国战略发展部主任):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具有改变亚洲地区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流动潜力的机构。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的支柱、就业的支柱,也是最终财富创造的支柱。长久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在国际金融架构中,一些金融机构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也构成了具有限制性的环境,阻碍了资金流动,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出现,可以改变原本的资本流动方式,重点在亚太地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对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投资,未来数十年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这是为该地区设立一个长期经济增长的机制。亚投行的创建,首先有益于基金的多样化;其次它使得更多的国家能够参与到资金的使用中,便利了各国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澳大利亚在很多领域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情况,这种情况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所以基础设施如何发展,可以说决定了澳大利亚下个世纪整体经济的状况。澳大利亚是自然资源大国,国际社会对资源的需求在不断扩张,但是澳大利亚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却无法匹配资源行业的发展速度,不能及时将资源产品和货物运抵国际市场;此外,澳大利亚曾计划在东海岸搭建一条连接悉尼、墨尔本、堪培拉、布里斯班的高铁线路,但是却仅仅因为资金支持不足而最终导致项目搁浅;数十年有关悉尼拟建第二个国际机场的讨论也因为投资短缺而再次停滞。悉尼作为重要的商业、投资、旅游目的地,大家都明白它需要第二个国际机场,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量。我想,如果澳大利亚有足够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上述这些难题能会有所缓解。加入亚投行对澳大利亚的意义还在于,使澳大利亚能够在亚太地区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对这一巨型国际性金融架构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听说,目前已有27个国家表示要参加亚投行,它由中国牵头,而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这就意味着澳大利亚经济和政治利益将会与这一金融机构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必须把握住机会,参与进去。澳美关系一直处于澳大利亚外交关系中的核心位置,特别是在经济和安全领域,这一地位不会改变。总理阿博特曾经表示,任何重要的金融机构都需要良好的企业管理,需要透明度,像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阿博特还说过,亚投行应该独立于任何国家的外交政策倾向。我认为,亚投行虽然是一个由中国牵头的机构,但是已经有20多个国家申请加入并作为创始成员国,这说明现今社会需要这样的机构出现,世界也意识到了资金来源多样性的重要。这个动议关系到澳大利亚未来数十年的繁荣,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机构的价值所在,同时想要确保机构的良好管理和透明度,就必须成为其中一员,也就是说如果澳大利亚想要去影响它的发展,就需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美国:“需要时间冷静,最终会接受邀请”弗雷德·伯格斯滕(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兼名誉所长):我认为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申请加入亚投行,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亚投行将是一个郑重的国际机构,将会满足亚洲地区的主要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复苏。美国对亚投行可能执行的标准提出了一些疑问,我想欧洲国家也有同样的疑问,但他们最终决定最好的方式是加入亚投行,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共同解决这些问题,以达到国际上的最佳实践。我认为他们这么做是对的。我想美国拒绝加入亚投行是个错误,希望他们未来会改变这一立场。我认为美国反对加入亚投行的主要原因是,这是中国提出的倡议,而且即便美国加入,美国也不会发挥主导作用。但与此同时,美国确实对亚投行将执行的标准和放贷条件存在担忧。不过,我相信美国最终必然将加入亚投行,如果美国不加入,将不符合其历史上有关国际经济体系演变的惯常做法。美国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冷静下来思考并接受邀请加入亚投行。美国多年来一直敦促中国要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更多的领导作用,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为处理一些国际事务提供更多资源。现在中国决定这样做了,美国却表示反对,我想这是不对的。因此有关亚投行的争论确实会令中美关系有些不快,可能会增加中美双方的互不信任。我希望双方能找到解决分歧的办法,增强互信而不是增加互疑。谈到美国和欧洲盟友以及澳大利亚和韩国的关系,我认为亚投行不会成为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但它确实表明美国对其盟友的影响力与过去相比有所下降。几个月之前美国曾说服一些本来想申请加入亚投行的盟友国家推迟作出决定,美国敦促它们不要加入亚投行,它们确实推迟了相关决定,但我强烈感觉到很多国家其实是希望加入亚投行的。甘思德(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中国政府近来提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银行、“一带一路”等倡议反映出中国希望在国际社会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但有时候话语权的具体内涵并不明晰。外界对于中国是扮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合作者角色,还是要建立新的国际机构与现有国际组织竞争仍存在争论。美国政府特别担心亚投行和金砖国家银行是要与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竞争。华盛顿也担心中国提议的“一带一路”是要在亚洲建立中国主导的新秩序,并不对美国开放。因此,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今年的国情咨文演讲中提出美国国会应当批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让美国而不是中国来设立国际规则。我个人认为中国这些区域经济合作倡议是好的,但中国政府在创立这些区域性国际机构时应更好向外界阐释创立的原因、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其他国家可以如何从中受益,保持机构的开放性与透明度,这样能更好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